两江新区是中国第三个、内陆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,是重庆乃至西部地区政策环境、开放条件、功能配套最完善的区域之一。
战略机遇叠加、发展前景广阔。
两江新区处在“一带一路”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,叠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、西部陆海新通道、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多重国家战略,在国家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独特优势,是重庆对外开放门户。
产业基础雄厚、升级势能强劲。
两江新区全力打造“33511”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,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、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、新一代互联网及软件信息业三大主导产业,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能级。2024年,两江新区汽车产业、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分别达到3065亿元和2436亿元,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达到4500亿元左右。深蓝、阿维塔等自主新能源品牌持续热销,问界M9长期蝉联50万元以上豪华车型销量冠军;昆仑玻璃获得业界首个瑞士SGS五星抗跌耐摔认证,紫光华智“明月湖”牌服务器顺利交付,锐石创芯发布滤波器模组“全国产”新品。同时,AI及机器人、卫星互联网、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加快布局,战新产业产值达3634亿元、增长22.6%,占新区工业总产值的55%以上。
区位优势突出、交通枢纽便利。
果园港“铁公水”集疏运体系优势明显,东西南北“四向”通道与RCEP、欧盟等世界主要经济体互联互通,出海出境大通道联动发展势头强劲,外贸进出口总额超2700亿元,集聚1300多家外资企业,落户超190家世界500强企业、占全市60%。开拓“渝车出海”新路径,汽车出口东南亚的时间从一个月压缩至一周,快速通达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创新资源富集、创新动能澎湃。
高标准打造国家西部科技创新重要策源地—两江协同创新区,提质建设明月湖实验室,联手新加坡国立大学、北京理工大学等设立50余家新型研发机构,引育科技型企业、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分别超6000家和1140家,累计培育国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49家,集聚市级及以上研发平台超500家,其中80%由企业主导建设。研发投入强度达6.7%,技术合同成交额达450亿元、占全市40%以上。两江新区还着力构建“拨投结合+直投+基金”项目支持体系,全方位探索“科创+产业+人才+金融”发展路径,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450亿元、占全市40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