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清湾的星湾茶场,幽深绿意间,静立着一棵非凡的古树——福建水仙茶。它树头直径三十三厘米,六枝分杈如龙蟠,树高四五米,郁郁苍苍。2021年,广东省茶科所数位专家亲临勘验,断定其自然生长已跨越两个多世纪。茶场女主人吴小敏,身为江门市人大代表,见识不凡,自然深知这株茶树王的珍贵。她每年必抽空上山,巡看古树,拍摄存照,仿佛完成一场与时间的对话。
吴小敏与茶树王合影
今年九月中旬,笔者偶访那吉镇星湾茶厂,吴小敏欣然出示茶树王的新照。影像之中,茶树王新绿叠翠,宛若岁月献予恩平茶业的一首寿辞,也为这方水土的人文历史添上流光溢彩的一笔。
据传,水仙茶种乃由清代恩平知县、福建人曾萼引种而来。曾萼于乾隆二十五年(1760)六月就任恩平,四载勤政,一度代理潮阳县事,一年半后回任恩平,累计主政五载。他大兴文教,清廉爱民,年年在鳌峰山上植松,还立规百姓砍柴烧炭,只取枯枝,不伤生机。
在生态保护区的星湾茶厂
当曾萼步入山明水秀的清湾,品到乡民所奉野生茶,认定此地宜茶,于是在返闽省亲时,不仅带回水仙茶种,更携苗木亲手植于清湾沃土。专家评定,清湾所产水仙茶,品质不逊福建原乡。
可惜上世纪七十年代,锦江水库兴建之时,未能及时移栽低处茶林,致使大片福建水仙没于碧波之下。唯星湾茶厂内这一株,因地处稍高,竟奇迹般存留下来,独成历史遗珍。
在生态保护区的星湾茶厂
恩平产茶,由来已久。清道光五年《恩平县志》“物产”条目中便有记载:“茶,出清湾者颇佳。”清湾地处七星坑自然保护区——珠江三角洲地区唯一的原始次生林带,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此蔚然成荫。核心区域达1800公顷,清湾更是核心中的核心,亦为锦江水库所在。
这里生态丰饶,物种密布: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王等十三种珍稀植物栖居其间,维管植物逾千三百种,小叶红豆、紫荆木、金线兰、巴戟天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二十多种,兰科更有三十余种。新近发现的“七星坑球子草”,更成为首个以“七星坑”命名的新种,为这片生物宝库再添传奇。
韦勤积老师傅与茶树王合影
走出星湾茶厂,笔者顺路探访大槐镇八十七岁的茶大师韦勤积。韦老师傅祖籍潮州凤凰镇,与茶结缘七十余载,是江门茶界公认的行尊。恩平多家茶场都曾洒下他辛勤的汗水,后辈皆敬称他“韦师傅”。吴小敏初创星湾茶厂,便拜韦老为师,从植茶到制茶,皆由他一招一式亲手传授。即便近年卧病,韦老仍时常与她通话论茶。
星湾茶厂能于江门茶界异军突起,品质广受赞誉,吴小敏始终感念韦老的倾心相授。谈及那株茶树王,韦老回忆,五年前身体尚健时曾多次亲往察看。他说,这树所以长寿,既得七星坑天地灵气,也离不开后人的用心守护。
一株二百多岁的茶树王,依旧岁岁新绿;一位八十七岁的制茶师,仍然心系茶香——这何尝不是时间最美的馈赠,天地最暖的回应?
文/冯创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