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九,悼念毛主席。

   

   岁岁重阳,今又重阳,当九月的金风再次拂过华夏大地,我们迎来了毛主席逝世49周年纪念日。49个春秋,斗转星移,人民领袖的身影虽已远去,但他的思想光芒始终照亮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。每至斯日,仰望苍穹,追思如潮,谨以心香一瓣,敬献于心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。

 

一、黄陵浩歌:民族危亡的时代强音

 

      今年九三阅兵式《正义必胜》文艺晚会上,《祭黄帝陵文》的激昂朗诵穿越时空,将我们带回风雨如晦的1937年。值此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,毛主席以如椽巨笔写下这篇气吞山河的政治宣言 。

 

      "赫赫始祖,吾华肇造",开篇八句便凝练五千年文明史,将轩辕黄帝开创的伟业置于民族精神制高点。当日本侵略者铁蹄践踏我东北华北,"琉台不守,三韩为墟"的山河破碎之际,毛主席以"人执笞绳,我为奴辱"的悲愤呐喊,唤醒沉睡的雄狮。更以"匈奴未灭,何以家为"的霍去病精神自勉,发出"四万万众,坚决抵抗"的战斗号召 。

 

      这篇祭文不仅是对祖先的告慰,更是对全民族的动员。它突破传统祭祀的囿限,将黄帝陵升华为民族精神图腾。任弼时同志赞誉其为"抗日出师表",正是因为文中"民族阵线,救国良方"的伟大主张,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思想基础 。如今勒石黄帝陵的祭文碑刻,每日接受数万瞻仰,见证着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御侮的历史担当。

 

二、《为人民服务》:革命精神的永恒灯塔

 

      1944年9月8日,延安枣园的追悼会上,毛主席发表《为人民服务》演讲,将张思德这位普通战士的牺牲升华为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 。"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",这一庄严宣告,第一次将"为人民服务"确立为党的根本宗旨。

 

      张思德同志用生命诠释了这一宗旨:这位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,在炭窑坍塌瞬间将生的希望留给战友,践行了"为人民利益而死,就比泰山还重"的誓言 。毛主席在演讲中引用司马迁名言,将个人生命价值与民族解放事业紧密相连,赋予"为人民服务"深刻哲学内涵。这篇演讲发表于《解放日报》后,迅速成为全党全军的行动指南,至今仍镌刻在中南海新华门,指引着新时代的奋斗方向。

 

三、思想光芒:穿越时空的真理力量

 

      两篇雄文,犹如双子星座,闪耀在毛泽东思想的浩瀚星空。《祭黄帝陵文》展现的民族大义,《为人民服务》彰显的宗旨意识,共同构成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基石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"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,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" 。

 

      在脱贫攻坚战场上,"一个都不能少"的承诺延续着"为人民服务"的初心;在抗击疫情斗争中,"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"的理念辉映着"民族阵线"的智慧。从"实事求是"的思想路线到"独立自主"的发展道路,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始终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阔步前行 。

 

     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,我们缅怀毛主席,就是要继承他"敢教日月换新天"的奋斗精神,弘扬他"数风流人物,还看今朝"的豪迈气概。当此民族复兴关键一程,更需从毛泽东思想中汲取智慧力量,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,书写无愧于时代、无愧于人民的新篇章。

 

文/冯创志

 

34
0
分享

最新消息

最新消息